正文

園林苗木栽植與養(yǎng)護技術

一、園林苗木栽植

在對綠化苗木進行栽植時,工作人員首先需要明確其與經濟型果園的建立在性質上存在明顯不同,也就是說苗木的栽植需要在單位面積內盡量對苗木質量與數量進行提升。通過實踐可以發(fā)現,以下栽植方法與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環(huán)境和需求相適應:①采取大壟、大株距的方式對苗木進行栽植;②栽植后覆土、踏實,保證中間低、兩邊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灌水工作提供便利;③待灌水工作完成后,再在兩邊覆土,避免水分的不必要失散。

1.1、 測距、挖坑

根據實際需求完成苗木的測距工作。所種植綠化苗木的單行株距應當被控制在 2 ~ 4 米的范圍內,每兩行之間的行距則是 3 ~ 4 米。在對需要挖掘的坑的大小進行確認時,工作人員應當將苗木的年齡作為主要判斷依據,樹齡約 3/4 年的苗木,所對應的坑應為直徑 50 厘米、深度 30 厘米,并且在坑中應用表土與農家肥進行混拌形成的肥料進行填土處理,如果沒有足夠的農家肥供工作人員使用,則可以選擇磷酸二銨和尿素對其進行代替。對于需要挖掘處理的苗木而言,工作人員在對苗木根部直徑和深度進行確定時,應當將坑的大小和樹齡情況作為主要參考依據,切忌出現隨意挖坑的情況。

1.2、 挖掘、運輸

在當地進行栽植的苗木可以做到隨挖隨栽。對異地栽植的苗木而言,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完成對定植坑的挖掘工作,在對大齡苗木進行挖掘的過程中,應當對以下兩個時期引起足夠的重視:①初冬季節(jié)(11 月中旬至 12 月初),此時應當帶大凍土坨,保證苗木的根部不會受傷;②早春季節(jié)(3 月中旬至 4 月初),此時也需要帶大凍土坨,并且在主干上做好相應的方向標記。在苗木運輸的過程中,可以在根部纏繞粗草繩,保持樹體的水分直至到達目的地。

1.3、 定植

根據相應的標記,將帶大凍土坨的苗木放入相對應的定植坑之中,并且用土在四周進行封嚴。在完成栽植工作后,應當立即開始對苗木進行灌水,初冬季節(jié)的灌水共分為 2 次,每次灌水之間相隔 10 天,保證地上部封凍;早春季節(jié)則應當在灌透底水的同時,將地膜覆蓋在樹盤的周圍,這樣做能夠保濕增溫,加快苗木根系的生長速度。

二、園林養(yǎng)護

2.1、苗木補植補水

今年春季的氣溫與往年相比較起來,會偏高一些,所以我們應該合理安排補植進度,力爭在樹木發(fā)芽之前就完成喬灌木補植工作。

我國春季普遍比較干旱,應該結合施肥對地被、花灌木、草坪、喬木進行返青水的澆灌。在澆水的時候要注意質量,如果澆了就一定要澆透,不能水過地皮濕,同時,也要結合澆水給常綠樹、色塊植物以及灌木的樹葉清洗一下,保證讓樹木看上去干凈整潔。

2.2、修剪

修剪樹枝是五月綠化養(yǎng)護工作的重點之一,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一是在樹木發(fā)芽之前就做好抗寒性差、易抽條的樹種的春剪工作比如紫薇、木槿、各種月季等,修剪能夠促進這些樹種的開花質量,保證它們的花朵大,花期長,花色艷。

植物開花之后也要注意花后的苗木養(yǎng)護管理,如櫻花、碧桃、玉蘭等。開花后修剪要在葉芽開始膨大但是還沒有出現萌發(fā)之前進行,尤其是對于玉蘭花,修剪應該是在開花之后7-10天之內進行,如果超出這個時間的話,修剪的傷口就不容易愈合。

2.3、施肥

適量、及時有效的給苗木養(yǎng)護管理,就能夠很好的促進苗木的生長。五月份施肥的主要對象就是那些樹勢比較弱的地被、樹木、花灌木以及觀賞性樹木。施肥的時候不能盲目的進行,還是要根據施肥說明進行,規(guī)范施肥,肥是要在樹冠垂直投影以內施加,這樣的話有利于苗木根部對肥的吸收。

2.4病蟲害的防治

在進行藥劑防治還有物理防治的同時,還是要加強巡視,密切的觀察,結合春季園林養(yǎng)護,清除掉越冬的蟲子,保護好幼芽,杜絕病原體的傳播,提高苗木自身的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確保苗木在春季的長勢,將會減少全年病蟲害的發(fā)生基數。

聲明:月季網致力月季產業(yè),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月季網

月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