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春天開花的植物,它們的葉和花的各部分都在頭年秋天就已長成并包在芽里。到了次年春天,氣溫逐步升高,各部分的細胞很快分裂成長起來,花和葉就擴打開來露在芽外面,構成開花長葉的現象。
那些先長葉后開花的植物,葉芽成長所需求的溫度比較低,初春的溫度已經滿足它成長的需求。所以它就長出葉子來。而那些先開花后長葉的植物卻相反。它們的花芽成長所需求的溫度比較低,而葉芽要求的溫度比較高?;ㄑ块L大開花后,葉芽還在潛伏著,要比及溫度進一步升高才能長出葉片來。
石橋月季園指出由此可見,植物的先開花還是先長葉主要是由花芽或葉芽對成長溫度的要求不同所決定的。
梅花、迎春、蠟梅、玉蘭等花卉都是先開花后長葉的,構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它們的花芽分化是在前一年夏日進行的,構成后花芽進入休眠,次年春季就能開花了;同時因為這些花木花芽成長需求的氣溫比葉芽成長需求的氣溫要低,因此在早春溫度較低的情況下-花芽前沿行成長而敞開,等氣溫升高后,葉芽才開始萌發(fā)而打開,就構成了先花后葉的現象。若葉芽和花芽成長所需求的氣溫差不多,就出現花葉同放的現象。
主要有這些先開花后長葉的植物:木蘭、木棉、梅、榆、玉蘭、響葉揚、白樺、垂柳、迎春、山揚、泡桐、魔芋、臘梅、沙棘、莞花、山桃、紫藤、紫荊、滿山紅、貼梗海棠、連翹、榛、毛白楊、金鐘花、李、杏、桃、山桃、榆葉梅、櫻桃、旱柳、麥李、石蒜、領春木、櫻花、大果榆、黑榆、碧桃、杜仲、香莢、楓揚、蠟瓣花。
關注微信號和抖音號
相關文章: